众所周知,我们在叫外卖的时候,手机APP能获取你所在的地址,并就近搜索店家;在使用滴滴打车的时候,系统会将乘客和准备接单司机的位置信息进行分析和适配……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,个人地理信息也令人们“无处遁形”。自7月1日起,新修订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》(以下简称测绘法)实施,包括个人地理信息等将受到法律保护,并将进一步加强对互联网地图服务的监管、对个人地理信息的保护,促进地理信息成果的共享和应用。
“本次测绘法修订的一大亮点是明确提出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。”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新《测绘法》对此作出了原则性规定,地理信息生产、利用单位和互联网地图服务提供者收集、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的,应当遵守法律、行政法规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。
据了解,这个看似“原则”的条款,事实上是“有所指的”。今年3月份通过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》把个人信息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加以规定。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信息的,都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,不得非法收集和使用、加工、传输他人个人信息,也不得非法买卖、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信息。同时,去年出台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》作出了更加具体的规定,针对侵害个人信息的行为,罚金最高可达100万元。
同时,新《测绘法》着重提出了要加强国家版图意识的宣传教育,在总则中单独设立一条规定,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,以及新闻媒体加强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的责任,同时强调教育行政部门、学校应当把版图意识教育纳入中小学的教育之中,加强爱国主义教育。
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,由南昌网络公司-百恒网络小编整理编辑,了解更多互联网热门资讯,欢迎关注百恒网络官网新闻动态!